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发改委碳排放交易> 热点资讯 > 正文

贵州:“五个绿色”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2016-09-01 16:04:28 李银 汪军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邢晓宇   我来说两句

贵州近日列入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标志着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为坚持生态优先,牢牢守住山青、天蓝、水清、地洁的生态底线,贵州省提出,发展绿色经济、建造绿色家园、完善绿色制度、筑牢绿色屏障、培育绿色文化,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30日至31日,贵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专门研究了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见。贵州提出,发展绿色经济,就是发展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和环境治理型产业。

“出门就是绿色的山,水喝起来感觉有点甜,空气更是好。”来自重庆的符洪润最近在贵州桐梓县九坝镇山堡村避暑。山堡村党支部书记马开游告诉记者,近年来村民利用山、水、空气这样的“天时优势”开办农家乐,日子一天一个样。

这是贵州近年来发展绿色经济的一个缩影。2015年,贵州9个市州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比例为95.8%,优良的环境、清爽的空气和凉爽的天气换来了人气和财气。

建造绿色家园,就是营造山水城市、打造绿色小镇、建设美丽乡村。在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雕花窗、坡屋顶、白粉墙、三合院,别具黔北民居风格的楼房引人注目。贵州开展富、学、乐、美“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以来,逾60%的行政村受益。如今,不少农家摇身一变成了“农庄”。

完善绿色制度,就是深化改革、厉行法治、严格考核。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中,贵州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成立公、检、法、司配套的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专门机构,集中管辖处理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案件。市、县两级也陆续成立了相关机构,全省环境保护司法体系逐渐形成。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贵州省委主要负责人说。

筑牢绿色屏障,就是打好生态建设“攻坚战”、污染治理“突围战”、环境监管“持久战”。近年来,贵州开展环境保护“河长制”、生态补偿机制、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12项改革试点。在赤水河、乌江流域,满山绿树和清亮河水交相辉映,生态养鱼已逐步取代网箱养鱼。

贵州省提出,要全面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强石漠化综合治理,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由目前的50%提高到60%,实现“绿满贵州”。

培育绿色文化,就是弘扬贵州人文精神、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开展绿色创建活动。在贵州赤水市城区,随处可见自行车骑行这样的绿色出行方式,低碳出行也逐渐为人们所喜爱。

“到赤水旅游的人们还可以沿着赤水河骑行观光,用微信扫描就能使用,节约、绿色、低碳,正是现代社会倡导的绿色生活方式。”市民刘利平说。

为将“五个绿色”的理念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贵州省要求,全省各地将“绿色”理念融入各项规划、各类项目、各项政策和干部考核中,抓好关键环节,注重政策措施的落地生根,确保到2020年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相关评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