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两学一做> 先进事迹报道 > 正文

福建省假肢有限公司张孝超讲述“以假乱真的幸福”

2016-08-05 17:42:5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尊敬的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有人说: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个个不同。人生不幸莫过于“缺胳膊少腿”。1980年,我高考落榜,到省假肢厂工作,就是用假肢等辅具,帮助这些不幸的人们,实现肢体康复,过上正常的生活。

每一个伤残者的背后,都有一个伤心的故事。改革开放初,石狮老李最早下海,先富了起来。一场车祸,使他下半身瘫痪,从此,走上治伤救残之路,家里债台高筑,这根顶梁柱垮塌了,在轮椅上一过就是20年,对康复失去信心。初次见面,老李就对我很抵触,张口就说:“别浪费时间,没用。”原来,长期求医问药,东拼西凑的钱都打了水漂,他不想再拖累这个家了。我拿着矫形器,循循善诱:“康复服务跟你以前看病不一样,你装上这个,就可以站起来。”一听矫形器,老李更不耐烦:“戴这玩意,还不成了怪物。”说着,就把我轰了出来。

这是个爱心助残项目,免费安装,本来我可以一走了之,但想起他绝望的眼神,心里总放不下。第二天,我又到老李家,讲解成功案例,说服了他。安装矫形器这天,老李眼睛闪烁不定,有成功的希望,有失败的不安。半小时后,他身着矫形器,在妻子的搀扶下站了起来,他欣喜若狂,含着泪说:“你知道吗?20年了,我第一次可以平视别人。”

一个月后,我上门回访,老李亲自下厨做了一桌饭菜。我夸他说:“想不到你做得一手好菜。”老李自豪地说:“亏欠家人太多,现在天天做饭给老婆孩子吃。”这件事让我体会到,救助一个患者,就是挽救一个家庭,就可以为社会增添一份和谐。

满足伤残病患的心里期待,考验着我们的技术和耐心。老金军人出身,在部队服役十几年。一次执行公务时,他身负重伤,不得不截去右大腿。装上我给他定做的假肢后,平时行走就跟正常人没有多少区别,他满意,我也高兴。要知道,“千金难买膝关节”,假肢达到这样效果,可不容易。

没过几天,我接到他电话:“张师傅,我是军人,正常走还不够。你得帮我正步走!”那时,我小有名气,技术已经很娴熟,听到这话,还是很惊讶。我说:“这不是天方夜谭吗?不要说这是技术难题,就是你,后期训练肯定也苦不堪言。”老金态度坚决:“只要能正步走,我什么苦都能吃!”我被他感染了:“行,那我陪你一起吃螃蟹。”

正步走和正常走,一字之差,但身体承重线变化完全不同,设计调整的难点也就在这。我反复研究正步走视频,仔细观察老金的走路姿态,进行设计调试。老金梦想成真的那一幕,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正步走!一、二、一!”他一边喊着口令,一边以标准军姿正步向前,走过我身边时,刷地一个敬礼。这是军人表达敬意的最高礼节。从老金身上,我体会到,人的追求永无止境,把困难当成动力,就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长期与病患打交道,我看到,许多事对于正常人来说轻而易举,对病患来说,却难如登天。病患洗澡就是这样。有一次,福州一位高龄截瘫患者预约了取样,我按时上门,门却敲不开。我很纳闷,约好了时间,不应该没人。我打通了老人儿子的电话,这才知道,昨晚,他背老人去卫生间洗澡,出来时地太滑,两个人都摔倒了,被送进了医院。

听完我真不好受,护理器械不完善,往往使伤残者雪上加霜。我萌生了发明一种能在床上洗浴的洗澡机的想法,得到领导支持,他说:“在国外医疗展会上好像见过这东西,当时没太在意。”

这话带来一线曙光,真正动起手来却很难。我借助网络查阅了大量资料,都是这种概念产品的外观。什么原理、如何布局、哪些功能都不得而知。我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根据热水器、抽水机、增压泵的原理,加以综合改造,国内首台“床上浴盆洗澡机”诞生了,老人和失能人士在床上洗澡成为现实。这个发明获得了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得到了省民政厅认可,在全省民政系统推广。不少养老院的院长们,见到我就感激地说:“你做了一件大功德。洗澡不离床,老人的风险少了,护理的责任也轻了。”为了方便卧床患者,我们又研发了带抽水马桶电动护理床,也获得了国家专利。这两种产品批量生产,不仅能解除病患和老人的烦恼,也将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件事告诉我,开拓创新是康复事业蓬勃发展的不竭源泉。

康复领域人才短缺,培育后起之秀刻不容缓。不少人对这一行业有偏见,认为整天与残疾人打交道,没出息。有一天,我一个徒弟提交了一份辞职报告,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老有人问我女朋友,你找的这个对象是不是也是残疾人。”女朋友跟他闹翻了,逼着他换个工作。正在为这事苦恼时,福建中医学院慕名向我抛来“橄榄枝”,让我去教《康复工程学》。后来,福建医科大学、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也先后聘请我执教,目前每学期的学生达到300人。

开始,学生并不买我的账,说这是个土包子。慢慢的,就觉得这土包子讲课挺生动。在课堂上,我手舞足蹈,惟妙惟肖地模仿肢残患者的体态和动作,甚至卷起裤管,在腿上示意比划,学生看得有趣,听得明白,就接受了我。有一天,刚收好教案,班长拉住我说:“老师,真没想到,你不顾形象,没有忌讳,一门心思教学。我们误解你了。”当时,我的心里涌过一阵暖流。有的时候,“认可”是漫长的等待,“认可”的快乐,难以言表。

30多年,从入行时的迷茫,到过程的坚持,再到如今的热爱,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把病患的疾苦,丝丝缕缕,都装进心里。

谢谢大家!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相关评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