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两学一做> 先进事迹报道 > 正文

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法院民事庭庭长黄志丽:法官责重如山

2016-08-05 17:55:2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法院民事庭庭长 黄志丽

尊敬的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1995年我考入法院。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从书记员成长为一名民事法官。一路走来,有迷惘,也有欢乐,有付出,更有收获。随着办案阅历的丰富,我对法官责任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

公正是司法的底线,也是法官办案的唯一准则。民事案件往往错综复杂,真伪难辨,考验着法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良知。林某开车撞到王某,当即把她送到医院检查。医生拍片后,没有发现明显伤情,双方私了。三天后,王某腰椎越来越痛,到医院做CT,发现骶骨粉碎性骨折、腰椎陈旧性骨折,住院治疗。于是将林某告上法庭,要求赔偿27万元。我接到这起案件后,就有人跟我打招呼,说王某是某局长的母亲,请多关照。林某直喊冤枉:“三天后才说有伤,肯定是她后来摔的。”我决定做司法鉴定。这下有人不高兴了,责怪我多此一举。也有人劝我:“不如直接判了,何必得罪人。”我回答道:“不查清真相就下判,我良心上过不去。”鉴定出来,骶骨10级伤残是新伤,腰椎7级伤残是旧伤。据此结果,我判决被告只承担10万元新伤赔偿。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以事实为依据,公正办案,不让法律的天平倾斜,就能在百姓中植入对司法的信心。

有一次,我审理一起运输合同纠纷案。一家种子公司委托某物流公司承运200公斤种子,后因种子丢失将其诉诸法庭。由于托运单对货物价值没有记录,货物损失无法确定,物流公司只肯赔付200元运费。我花了两天时间,调查市场行情,确认种子价值约2万元,依法判决物流公司赔偿该部分损失。几天后,物流公司找到我,交给我一张签收单,说:“黄法官,真不是我们的错。”原来,签收单上的名字是他人代签的。看来种子可能被冒领了。经了解,不久前被种子公司辞退的员工小王有重大嫌疑。我费尽周折,找到小王。几番说理劝诫,小王愤愤不平地说,离开公司时被扣了押金,气不过,就冒领种子,拿去卖了。最终小王交还了货款,物流公司的赔偿责任得以免除,种子公司认识到自己也有错,不再追究小王的责任。我感悟到,法官办案不能被表象所迷惑,只有抽丝剥茧,探求真相,才有可能做到客观公正。

民事案件事关社会稳定和人际和谐,时时刻刻都在锤炼着法官的社会担当。有这样一起案件,开发商在村边开发新楼盘,因地下施工,引起周边民宅墙体开裂,村民向开发商索赔100万元,争执一年多没解决,冲突不断,案件起诉到法院。矛盾的焦点是,开发商认为索赔过高,还担心解决了这拨人,又会有另一拨人,没完没了。这个案件,若按一般程序,要经过鉴定、评估等过程,最快也得半年结案。我知道,再拖下去,施工无法进行,拆迁户不能按期回迁,还会引发更大矛盾,最好是协商解决。五天时间,我走访工地、勘察现场,安抚村民情绪,给他们分析打桩震裂的原因,向开发商分析可能面临的隐患,引导他们换位思考,最终,双方协商确定赔偿方案,事情顺利解决。

有一年春节前夕,我受理一起建筑工人讨薪案件。一家建筑商拖欠近百名民工工资,大家急着领钱回家过年,告到法院。刚启动程序,就发生了群体性事件,我赶到现场一看,工人们围在办公楼前,情绪激动,场面非常混乱,冲突一触即发。我一边安抚大家,一边派人找到工程负责人,让他想办法尽快兑现拖欠的工资。了解到欠薪的主要原因是开发商拖欠工程款,我马上协助被告联系开发商进行告诫。经过多方努力和协调,开发商终于预付了30万元,工人们拿到工资,一场群体纠纷得于平息。我经常提醒自己,每一次调解,每一次判决,都与社会和谐稳定息息相关,必须兼顾到各方利益,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民事法官直接跟群众打交道,要善待弱势群体,当群众的知心人。有一年夏天,小华挺着大肚子来到法院要求离婚。了解情况后,我给小华的丈夫洪某做工作,洪某写了保证书,表示要痛改前非。可是好景不长,不到两个月,洪某又去赌博,甚至变本加厉,到处借钱。一天凌晨四点多,外面下着大雨,我突然接到小华的电话,原来小华被洪某赶出家门,万念俱灰,有了寻死的念头。我马上赶过去,告诉她:“命只有一条,办法却有很多。”带小华到旅馆住下,第二天给她安排了住处。看着小华生活艰难,我放心不下,一有空就带点东西去看她,直到她顺利生下女儿。离婚后小华一个人带着孩子,十分困难,就想把孩子送养他人,我劝她:“困难再大,总能克服,千万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后来,我帮孩子找了一个幼儿园,协调妇联提供资助,联系社区给小华找了保洁员的工作。现在小华生活安定,我们成为好姐妹。我想,在办案时,把群众当亲人,多一份责任,多一份关爱,就能让人们感受到司法的温暖。

法官不应只是裁判者,也应该是法治理念的传播者。以案释法,是最生动的普法方式,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村民小组在分配征地补偿费时,沿用村规民约,不分给女性,被女村民告到法院。开庭当天,被告来了一大帮人,声称:“你判也是白判,我们都得按老祖宗的规矩来。”双方冲突的激烈程度,让我始料不及。经过调查发现,周边村子也有类似的村规民约,我决定走访释法,阐明妇女权益,引导村民依法办事。判决原告胜诉后不久,村里召开村民大会,修改村规民约。事实证明,在办案过程中,把相关法律向当事人和群众讲清楚,更容易让群众接受。

在实践中,我履行了一个法官的责任,尽了一个党员的本分,组织上给了我很多荣誉,这是一种鞭策和动力,将激励我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谢谢大家!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相关评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