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两学一做> 先进事迹报道 > 正文

福建师范大学团委书记陈志勇:导向永不离线

2016-08-04 22:17:4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福建师范大学团委书记 陈志勇

尊敬的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当今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呈现出多元化、易变性的特点,这给学生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我观察发现,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度很高,“起床玩微博,睡前聊微信,饿了上美团,不懂找百度”。他们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捷,也沉溺在光怪陆离的虚拟世界中。因此,占领网上阵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显得迫切而重要。

2011年,微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成为中国最红火的社交平台。“你有微博吗?”一时成为学生流行的见面语。我率先注册个人实名微博,开始了学生思想引导的尝试。起初,我天天在微博上发声,没曾想“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写出的博文,石沉大海,杳无音信。有一天,我发了一条微博:“现在许多年轻人,言必称欧美如何如何,话不离时代怎样怎样,对中国的发展视而不见。祖国还不尽人意,但我依然深爱着她!”第二天,打开微博,我惊喜地发现,竟然有114条评论,迫不及待点开一看,骂声不绝:“一脸奴才相,博主脑残,鉴定完毕”“想升官想疯了吧”……我被骂得莫名其妙,赶紧找人请教,学生说:“老师,玩微博就是玩嘛,你总爱讲大道理,又没人顶你,当然被喷啦。”我恍然大悟,网络讲究的是好玩有趣博眼球。老是一本正经,居高临下,好为人师,谁会理你呢?

虽然出师未捷,但还是颇有收获:要想在微博上有所作为,就得放下身段,融入其中。我关注热门话题,学年轻人说话;组建核心团队,有组织、有策划地在网上联动发声。

看到学生总宅在宿舍,我想劝劝他们。以前我会写“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同学们要少玩手机多运动”,有了被骂的教训,我这么写:“当你跑步时,你在想什么?”附上一张自己的运动照片,组织团队跟帖呼应。同时开展时下流行的迷你马拉松、荧光夜跑,让学生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学生纷纷参与,还在网上约我跑步。

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一个有组织的导向平台,得有一个学生容易接受的形象来发声。正在为寻找“代言人”发愁时,有人告诉我,学校创办人清末帝师陈宝琛先生,在园子里栽满向日葵,写下了“葵无早暮总倾阳,菊已衰残尚耐霜”等诗句。这给我一个灵感:向日葵的寓意很好,又师出有名,也许可以作为设计原型。

经过创意征集,我们采用了美术系学生的卡通形象,取名为“福师大小葵”,让她走上网络。为了扩大小葵的影响力,我们打出“有困难,找小葵”的口号。一名学生刚取出6000元助学金,就丢了,急得在网上求助。小葵发布消息,只用半个小时,钱就找到了。小葵获得认可,学生们都来找她帮忙,小到丢失餐卡,大到心理困惑,小葵迅速成为校园网红。我们趁机开发漫画、视频等产品,分主题多形式地加以引导。

2012年师大建校105周年,重头戏校庆晚会一票难求,学生纷纷在网上吐槽发难。我们策划让小葵主持网上校庆直播,发起“师大生日快乐”微话题,吸引上万名学生在线参与,热烈程度丝毫不亚于现场。同学们爱校荣校的热情被点燃,怒赞校庆有创意。小葵模式得到教育部、团中央肯定,在全国推广。

互联网的开放包容,让西方价值观大量传播,良莠不齐,容易误导学生。苹果创始人乔布斯过世,学生自发在网上点蜡烛、写悼词,炒得沸沸扬扬。而国内著名教育慈善家邵逸夫先生过世,学生们却反应平平,不知道邵逸夫何许人,尽管有的还在逸夫楼上过课。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学生们的精神世界被西方的偶像洗脑了。

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价值标杆。我听前辈提起,1937年,两名日本军人突发奇想,残忍地在中国进行了一场斩杀百人的竞赛,这两个恶魔,战败后悄悄逃回日本。那时我校校友石美瑜,担任南京军事法庭庭长,经过艰难抓捕,终于在1947年将其缉拿归案,枪毙于南京雨花台。这么大快人心的故事,竟然鲜为人知。我们将其制作成《跨国追捕百人斩恶魔》动画片,全网发布,点击量突破50万。许多学生评论:“校友太给力了,你是我的偶像。”“请收下我的膝盖,让我好好膜拜吧!”我想告诉学生:外国的月亮并不特别圆,中国的偶像不比别人差!

网络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信息呈裂变式传播,负面舆情如果任其发酵,就会不可收拾。名不见经传的郭美美,却重创红十字会的公信力;几亿元打造出的“好客山东”旅游名片,却输给了青岛的一只“天价大虾”。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营销炒作,影响力不容小觑。因此,我们开始重视舆情监控和应对,及时疏导可能扩大的苗头性事件。

一天,团队监测到一条微博称:当晚十点左右亲眼看见一名女生在校园内被两名陌生男子带走,女生拼命挣扎求救。转发量达到1600多次。学校周边环境本就复杂,这种消息很容易引起恐慌。团队成员分头行动,有人辨别消息真伪,有人调看监控录像,有人排查晚归学生,很快断定为虚假消息。小葵马上发文辟谣,网络平台统一发声,网络谣言可能引发的一次恐慌事件得以平息。

网上网下联动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制胜之道。2012年9月,钓鱼岛事件再次升温,民众走上街头游行示威,频频发生过激行为。监测发现,有人在网上发布消息:“九一八”在五一广场集会游行。走上街头的呼声一直在挑逗学生情绪。我们严防死守,线上设置“爱国不碍国”话题,线下开展万人签名、名师讲座、主题团日等活动。当天,游行队伍在校门口摇旗呐喊,鼓动学生上街,无人响应。事实证明,只要把控舆情、抢占先机、因势利导,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网络思想引导工作任重道远,探索永无止境。我们的路还很长,只要导向永不离线,网事就大有可为!

谢谢大家!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相关评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