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两学一做> 先进事迹报道 > 正文

福州市儿童福利院保育员陈燕清 用爱心诠释责任

2016-08-04 22:45:0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福州市儿童福利院护育一处副主任 陈燕清

尊敬的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福州市儿童福利院创建于1988年,是福州市区唯一一所收养弃婴和孤儿的社会福利机构。1992年,我到儿童福利院工作,主要从事聋儿语训和康复训练。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我从生疏到熟练、从抵触到热爱,经历了一次次成长的蜕变,深刻体会到:伟大的母爱,是温暖孤残儿童的阳光,是滋养孤残儿童的雨露。

刚开始,我担任聋儿语训老师,虽然整天喊破喉咙,但工作相对单纯,并不觉得十分辛苦。2004年的一天,院领导找我谈话,希望我兼任护育一处的保育员。我知道,那里都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而且90%都有重度残疾,是全院最苦最累的地方,心里真不愿意,就说:“我没当过妈妈,怎么能照顾好这么多婴儿?”领导看出了我的态度,劝我说:“我们院就这么几个人,大家什么都要学,什么都得会,你就先去试试吧!”没想到,这一试就是12年,慢慢地喜欢上这些孩子,热爱上这份工作。

照顾婴儿最简单的是给他们洗澡。这看似容易,其实也有诀窍。婴儿的头和身体都很软,洗澡时又爱动,只能一手托着孩子,一手搓洗,手重了怕伤到孩子,手轻了怕把孩子掉水里。因为不熟练,又紧张,洗完一个孩子要二十几分钟,全身衣服都湿透了。那时候婴幼儿二三天才洗一次澡,孩子们经常会烂脖子、红屁股。我于心不忍,天天给孩子洗澡,很多人不理解,说:“何苦呢,自找麻烦?”我反问道:“你家的宝宝难道不是天天洗吗?”我觉得,洗澡不仅有益健康,还可增进情感交流,只要有助于孩子成长,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为了让更多人认同我的观点,我尝试采取“流水化”作业的洗澡方式:专人穿脱衣服、专人过水清洗、专人擦干上粉。50几个孩子2个多小时就洗完了,孩子们再没有出现皮肤不适的状况。

当保育员,最揪心的是孤残婴幼儿的康复护理。我照顾的第一个宝宝叫朱希,是个“兔唇“早产弃婴,体重只有1.5公斤,不能做修复手术。喂奶的时候她总是吃了就吐,奶液呛到气管里,难受的哇哇大哭。为了让她多喝奶,我慢慢把奶液一点点滴到舌头上喂养,每2小时喂一次,坚持了几个月。一天,给孩子称体重,看到指针指向8公斤,我兴奋得叫起来,急忙打电话给医院联系手术。同事看我又高兴又着急的样子,开玩笑说:“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孩子的亲妈呢!”手术那天,我坐立不安,守候了四个多小时,看着她从手术室推出来,我冲上去,大喊:“希希”、“希希”,看着她慢慢睁开眼睛,我终于松了口气。这个时候,我才体会到同事经常说的一句话:“虽非亲骨肉,依然父母心”。孤残儿童孤苦零丁,在这里,我就是他们的“妈妈”,这是一种责任担当,更是一种母爱本能。

当保育员,光有仁爱之心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具备护理专业技能。一个叫胡闽涛的小男孩,2岁时被铲车“铲”掉大半个屁股,肛门都没了,没办法自主排泄,被父母遗弃在省立医院。送来的时候,伤口流着脓水,混杂着粪便,散发出阵阵恶臭,谁都不敢靠近,大家束手无策。我看了实在心疼,主动说:“孩子既然来了,我们就得接收,要不就交给我吧!”其实,我也不知如何是好,就专门到省立医院请教当时的医生,他们详细讲解了护理要点,特别提醒要做扩肛训练,保持伤口清洁。我每天早晚用工具帮助孩子训练再造肛门,直到恢复功能。2个多月后,在我的细心护理下,胡闽涛的伤口也基本愈合,通过第二次手术,可以像正常小孩一样生活了。护理这孩子让我明白,学无止境,掌握过硬本领,是做好工作的基础。

现代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的学前教育,社会上胎教、早教、幼教流行起来。这种现象,让我经常思考:残障儿童已经非常不幸,又失去家庭和父母的关爱,不能让他们的教育输在起跑线上。“早教进病房”的设想渐渐成型,于是,我们开设了早教班。有个侏儒女孩叫贝贝,动作迟缓,对外部刺激没反应。上课的时候,我经常采用回应式教育方法,用一些小饼干、小玩具去跟她互动,开始时无动于衷,后来,我叫一声:“贝贝!”她就会摇摇晃晃地朝我走过来,慢慢的,变得爱漂亮了,给她穿花裙子,扎蝴蝶结,她就会很开心。2014年,贝贝被一个美国家庭收养了。这些年,像贝贝这样,经过早教班康复训练,大多小孩心智和体能得到开发改善,被国外爱心家庭收养的孩子有30多名。

与孩子们朝夕相处,互相之间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但他们达到14周岁就得离开,有时真的舍不得。所以,他们走到哪里,遇到什么困难,我都十分关注。有的孩子上学难,我四处奔波,跑教育局、跑学校争取名额;有的小孩无家可归,我忙前忙后帮忙联系申请廉租房;有的小孩生活困难,我帮助他们联系工作、购买生活用品。有个聋哑女孩秋菊要去相亲,我也跟着去“把关”。没想到两个年轻人一见钟情,我不放心,带上了照相机悄悄到男方家考察,看到男孩家里宽敞明亮,父母亲也是温和明理的人,这才放下心来。准备结婚时,为了操办婚礼,我三天三夜没回家,按照老福州嫁闺女的习惯,置办了全套的嫁妆,空调、洗衣机、电视一样不少,棉被、水瓶、脸盆一样不缺,还悄悄塞了“压箱钱”。结婚后,秋菊留在了儿童福利院工作,因为家住马尾,每天早上5点多她就要出门,倒2趟公交车才能到院里,但她每天坚持按时上班,极富爱心,大家都喜欢她。

在儿童福利院工作,虽然辛苦,却非常充实。特别是看着这些孩子走出福利院,融入社会,用双手自食其力,我感到很欣慰。我坚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所有的孤残儿童都将健康成长,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

谢谢大家!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相关评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