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专题> 党群> 2016共铸诚信清朗网络> 诚信•故事 > 正文

清流嵩口:守信年年有鱼

2016-06-30 09:45:0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康金山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月2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项裕兴 通讯员 沈昌培 ) 清流县嵩口镇有个远近闻名的渔业村,叫沧龙村。村民们利用荒地建起鱼塘养鱼卖鱼,十几年经营,客户来自五湖四海,目前全村养殖面积3500余亩,产值达3500万元,渔民人均年收入2.3万元。

养殖业有一定风险,沧龙村民这些年能越做越大,靠的是什么?听完村民们讲述,记者得到的答案是:诚信二字。

有诚信沧龙鱼游四方

鱼上市的时节,沧龙村的渔民很忙,养殖户黄光荣的手机不停地响着。“原先还没有等到鱼上市的时候,我便要开始联系批发商,现在我不用愁了,因为认识了三明一位姓邱的批

发商。他承诺,池塘的鱼,他全部包收购。这其中有一段故事嘞!”老黄谈了开来。

2013年冬天,黄光荣的鱼上市,刚好被三明从事水产批发的邱老板看中,谈好价钱后,老黄便组织乡亲帮助捕捞,等到鱼装上车的时候,天色已经晚了,邱老板因要将货马上送到三明,便急匆匆地开车走了。

累了一天的老黄正高兴数着收入时,发现邱老板的钱包和账本落在他家里,打开钱包一看,里面还有几千元钱。当时,老黄立即骑上摩托车追邱老板。

这段小插曲,让邱老板认准了黄光荣这个朋友,一到鱼上市的季节,邱老板总是想着他。

讲信用金融资金入鱼塘

“咔咔……”伴随着自动饲料投放机发出的阵阵响声,颗粒状的鱼饲料被均匀地抛向池塘远处,成群的草

鱼、鲤鱼不断聚拢过来,水面上黑压压的一片,“再过几天,又有一批草鱼可以卖了。”沧龙村陈正斌的池塘也是一派鱼跃人欢的景象。

“鱼长势良好,多亏了清流信用联社的资金帮助。”陈正斌说道,他有60亩鱼塘,鱼处于生长期时,每天投料大概要3000多元,这要不少的投入,虽然这几年养鱼赚了钱,但资金还是有缺口。

如何解决生产发展资金难题?县信用联社根据清流农业产业发展特点,推出信用贷款,农户只要没有不良记录,便可申请每户3万元的信用贷款。陈正斌提出了申请,不到几个小时的时间便拿到了贷款。

此外,陈正斌还通过三户联保的形式,又贷到了10万元,有了13万元,陈正斌鱼的“口粮”有保障了。

“因为讲信用,银行的贷款好办。”陈正斌说,“几年前,村里有几个养殖户,因不按时交银行利息,导致

不良记录的产生,现在他们想贷款也难。”

有了这教训,村民都非常注意,还特意在银行开通短信,提醒自己按时付息或还款。这几年村里再没有出现欠款不还的现象。

因讲信用,又是农民致富产业,县信用联社也创新举措打出一套组合拳,批准该村龙峰渔业合作社110万元的授信贷款,同时在村里成立村级担保基金,沧龙村被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授予“信用村”的称号。目前,信用社已在村里发放71笔贷款共314万元用于支持该村的渔业发展。

靠诚信呵护品牌

10多年的养殖经验,使得沧龙村成为清流典型的渔业专业村,沧龙溪鱼被国家农业部评为无公害产品,不仅在质上有保障,量上也很可观。可就是这样,因为不能准时交货,沧龙人也吃过亏。

沧龙村是库区整体移民村。40年前,因为水电站建设,近170户库区移民家庭安置于此。

在2004年之前,从沧龙到嵩口镇是黄泥巴路。“一下雨,空车都很难开得进去,更别说是装满鱼的货车了。”陈志明回忆,下雨天,很多客户只能在嵩口镇上等,不少人等不了只好空手而回。不少批发商抱怨他们不守信用,不能准时交货,若能交货,也会被压价。2004年,通过各级政府和移民局的资金扶持,村里修起了水泥路。为了修路,村民们也有钱出钱,有工出工,损坏的农田一分钱赔偿都不要。路好了,车能直接开到鱼塘边,鱼也可以准时运出去,摘掉了不守信用的帽子,沧龙的渔业发展也越来越好。

如今,诚信作为立村之本已写进了沧龙的村规民约里。村民们都有了默契,来沧龙批鱼的客商源源不断。现如今,批发商到沧龙调货,连秤子都不看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相关评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