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发改委碳排放交易> 政策解读 > 正文

全国统一碳排放交易市场渐行渐近

2016-06-17 14:01:45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责任编辑:陈虹虹   我来说两句

    如何应对与日俱增的减排压力,缓解日益严峻的减排形势,成为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问题。在全球及我国环境减排的双重压力下,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已经迫在眉睫。截至目前,已经进入全面冲刺阶段。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能源消费量不断攀升。根据国际环保组织“全球碳计划”公布的2013年全球碳排放量数据,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首次超越欧盟,引人关注。2014年,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接近355亿吨,中国排放量高达97.6亿吨,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政府的碳约束目标是: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2016年4月22日,中国签署《巴黎协定》,承诺将积极做好国内的温室气体减排工作,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展现了全球气候治理大国的巨大决心与责任担当。

2013年6月18日,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所正式开市,成为全国第一个开业的碳排放权交易所。

2015年的中国碳市,迎来湖北和重庆两个市场的首次交易履约,使得覆盖的试点企业比上年增加约400个。

2016年1月1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办气候[2016]57号,以下简称《通知》),旨在协同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确保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实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2016年4月,国家发改委表示,将尽快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及配套实施细则,确保2017年启动运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全国碳交易统一市场建立五大好处

一系列的政策举动表明,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的建议已经越来越近。只是,碳交易市场统一市场的建立,有哪些好处?

首先,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能带来全国统一的交易制度、交易规则、排放配额、分配方式以及违约处理方式等。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需要有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统一市场的建立,将会引入统一的配额方式,和交易方式,并建立统一的约束机制,将有助于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增强碳市场流动性,并促进全国统一的碳交易价格。

第二,有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中的地位。目前我国参与国际碳交易的主要形式是CDM,由于没有统一的碳交易平台,我国的CDM项目主体在与国外进行交易时,无法进行统一的谈判,往往被国外买方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压低交易价格,碳交易定价权掌握在国外金融机构手中,我国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中缺失话语权,处于不利的地位。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将会大大改变这种不利局面。

第三,有助于加强监管控制,减少交易平台之间的同质竞争。当前我国除了7个试点省市成立的碳交易所外,还存在着不少分散的小型地方碳交易所。这些机构之间的同质性竞争导致不必要的内耗和资源的浪费,增加了碳交易的成本。各交易平台各自为政,不利于统一的监督管理。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的建立,有利于降低碳交易成本,增强碳交易流动性,规范监督管理,增强我国碳交易市场的风险控制能力。

第四,有利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自2001年加入《京都议定书》以来,我国先后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法案》、《循环经济促进法》、《碳排放交易暂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各金融监管机构也陆续出台了一些监管措施。但总体而言,这些法律法规的针对性不强,或者法规的层级太低,导致了碳交易监督管理不规范等状况。随着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必将出台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使得碳金融相关法律法规逐渐完善,碳金融行业监督管理逐步规范。

第五,能够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进来,进一步促进碳金融的发展。我国金融机构在产品开发设计水平、风险管理能力等方面与国际的差距明显,在碳金融领域差距更为突出。当前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的方式主要以绿色信贷等间接方式为主,参与深度和广度较小,碳金融业务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有助于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逐渐参与进来,产生更多的碳金融相关配套和中介服务机构和培育更多的碳金融专业人才,促进CER和VER等一级和二级市场逐步成熟。最终实现国际碳交易市场接轨,提高我国在国际碳交易市场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碳交易市场建立五大破题之策

进入全面冲刺阶段的碳交易市场,在建立过程中,同样需要注意迎面而来的难关。

首先,法律、制度必须先确立。因为碳交易市场是政策创立的市场,所以必须有法律基础作支撑。如果只是依靠部门规章,毕竟对超额排放的处罚力度有限,企业也不太重视。没有法律的保障,全国碳市场的基础就不牢靠。因此,国家发展改革委现在正在积极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升级为国务院条例。

其次,注重对企业排放的历史数据的收集。目前各省都在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的部署,进行企业排放的历史数据收集。历史数据是分发配额的基础,直接决定了配额分发的合理与否,因此历史数据必须保证客观、公正、真实。

第三,企业要加强相关能力建设。碳交易还是一个新兴事物,尤其对于非试点地区而言,从理解到接受再到参与,需要一个能力建设不断提升的过程。国家发展改革委呼吁试点地区帮助非试点地区。北京环交所也愿意在经验输出、交流方面做更多的工作,积极帮助非试点地区进行能力建设。

第四,政府部门也要有意识上的转变。既然建立了这个市场,就要相信这个市场,尽量减少行政干预,让市场真正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

最后,如果有立法,就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公平公正。碳交易市场上主体很多,有外企、国企和民营企业,如果这些企业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必须一视同仁,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氛围。

碳交易新兴市场轮廓已然清晰

距离明年我国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还有半年左右,就在这最后倒计时几个月的时间里,这一新兴市场的轮廓已日渐清晰。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安排,我国将有8个行业、14个子行业中近1万家企业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中,市场规模约为30亿-40亿吨配额,涉及金额为12亿-80亿元,如果未来引入期货交易,交易规模能达到400亿-800亿元。”北京环交所副总裁周丞直言,这也就意味着,全国碳市场建立后,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碳市场,超过欧盟,然而,如此庞大的市场,对于环交所、碳交所来说,虽然是机遇但也存在挑战,因为目前国内已确定的7个试点城市中共有7个交易所,都想在全国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将面临激烈的同业竞争。

实际上,自2011年我国确定7个碳交易试点。随着北京、深圳等试点城市接连鸣锣启动交易,呼吁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呼声越来越响亮。数据显示,7个碳交易试点碳排放交易总量已占当地碳排放总量的40%以上,高耗能产业基本都被涵盖其中,各地实施交易后,碳排放降幅比同类非试点地区明显增加。

(本文综合中国能源报、中国环境报、银通智略、期货日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相关评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