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 党员风采 > 正文

叶挺:在烈火和热血中永生

2016-06-16 15:25:17 王攀、詹奕嘉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这是叶挺同志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新华社广州6月13日电 题:叶挺:在烈火和热血中永生

新华社记者王攀、詹奕嘉

近日,记者来到叶挺将军的故乡——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叶挺的座右铭,镌刻在叶挺将军纪念园的石壁之上。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叶挺遇难70周年。70年过去,叶挺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生涯仍被广泛传颂;其忠诚为党、为人民而死的坚贞信仰与牺牲精神,让人深深怀念和敬仰。

铁骨铮铮 不移其志

不改气节、信仰忠诚——此为叶挺意志。

1924年12月,在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的叶挺,经王若飞、王一飞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此后20余年,叶挺经历了跌宕起伏、艰难辉煌的革命斗争生涯:率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参加北伐战争;担任南昌起义前敌总指挥;广州起义中成为首支工农红军总司令;经历10年海外流亡生涯后归国出任新四军军长;“皖南事变”被强行扣押、囚禁5年多……

“不论是战争、流亡海外还是被囚禁,面对任何艰难与危险,叶挺将军都从未改变过志向和信仰,一直忠诚于党,无愧于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叶挺纪念馆馆长秦蓝说,叶挺被扣押后受尽磨难和威逼利诱,但始终坚贞不屈。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叶挺写于狱中的《囚歌》,慷慨壮烈,大义凛然,宣示着他坚定高昂、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与信仰。

记者了解,叶挺将军纪念园每年接待游客量平均达80万人次,最高的一日入园游客数量曾超过3万人。

不畏艰险 勇于担当

不畏艰险、勇于担当——此为叶挺品格。

采访中,当地村民谈起“老乡”叶挺,脸上涌现出自豪神情。周田村村支书叶盘添感慨说,叶挺将军声名远扬,是靠一场场硬仗打出来的,更是靠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拼出来的。

北伐战争中,叶挺率第四军独立团斩关夺隘,进攸县、打醴陵、克平江、夺汀泗、取咸宁、占贺胜、陷武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铁军”称号名扬中外;

在革命危急关头,叶挺相继率部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临危不惧、出生入死,为创建新型人民军队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在日寇入侵、国家存亡之际,叶挺毅然归国,汇集八省健儿,率领新四军纵横江淮大地,仅1年内就对敌作战500多次,毙伤日伪军超过7000人……

勇于担当的叶挺精神代代传承。作为全国200多所“红军小学”之一的当地腾云小学,前身是叶挺求学的腾云学堂。近年来,腾云小学不仅开设了展现红色革命传统的陈列室,而且时常举办红歌合唱比赛和演讲比赛。

“培养学生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不怕牺牲的精神,把叶挺将军的好品质传给下一代,是我们的职责。”腾云小学副校长黄新如说。

胸怀民族 心系民众

胸怀民族、心系民众——此为叶挺情怀。

叶挺的名字是当年腾云学堂教师陈敬如为他改的,意为“人要上行、叶要上挺”,寄望其挺身而出、拯救中华。

叶挺的一生,始终在为民族大义、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他的生活十分俭朴,从来不摆架子、搞特殊,对同志和部下关怀备至。

纪念馆展示着一个个动人故事:新四军军部迁至云岭后,叶挺经常带领干部战士参加劳动,帮助农民种地、插秧;为解决叶子河农民交通困难,他还亲自设计、筹款和建桥,群众称该桥为“叶挺桥”。

“时代在变化,但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永远不能改变的宗旨。”惠阳区淡水街道松岭社区党委书记廖辉煌说,近年来,社区党委、居委会定期开展“入户家访”“行走村居”等工作,搜集社情民意,帮助贫苦群众解决户籍、入学、低保和廉租房等社会保障服务问题……

英雄情怀令人感动,将军精神令人崇仰。今年,正值叶挺诞辰120周年、遇难70周年,其故乡正筹备开展系列纪念活动,并结合北伐战役重要节点城市和场馆开展“重走北伐路”活动,更广泛地传播叶挺精神。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相关评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