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两学一做> 福建在行动> 我为什么要入党 > 正文

我要当名好工人——听李斌讲述入党爱党跟党走的故事

2016-06-15 20:55:51 曹玲娟 来源:人民日报" />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李斌(上图,资料照片),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总工艺师、液压泵厂数控工段工段长。从1993年至今,李斌得到过的荣誉数不胜数:4次全国劳动模范、5次上海市劳动模范、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李斌为人谦和,他不大喜欢谈起自己的荣誉,却深深记得自己1991年入党时在党旗下宣誓的场景,“在党旗下宣了誓,就要一辈子对照着合格党员的要求去做。”

入党,为一生提供长久动力

“我从学校到工厂,发现党员在各方面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我就感觉到,能够入党,一方面很光荣,更重要的是,对自己今后的人生发展道路是有益的。”李斌感慨,事实证明,“入党的确为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提供了长久的动力。”

1980年,20岁的李斌技校毕业后进厂当了学徒,直到今天,一直没离开过生产一线。据统计,李斌入职至今,共完成数控编程1600多个,工艺改进230余项,直接创造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完成产品攻关57项;自制刀具替代进口,节约外汇20多万美元;获有多项专利……“亲身经历了我国装备制造业从落后到先进的发展过程。”李斌倍感自豪。

上世纪80年代初,国内数控机床还很少。李斌和工友们去瑞士一家公司学习数控机床操作技能。“当时有个外国工程师指着我们一个工人说,你们中国人加工的合格零件,还不如我们的废品。”这对李斌刺激很大。他回忆,自己此前在电大脱产学习时曾申请入党,在瑞士时,又再度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就是向党组织表决心,愿意学好这门技术,要为我们中国的技术工人争气。”

劳务培训,只能学习最简单的加工操作技术。李斌不甘心,他处处留心,白天除了操作机床外,一有机会就跟在老外后面学习数控机床调试技术和编程。一到晚上,就整理白天看到和操作的调试资料,做好笔记,一次次测试数据,一次次画出图纸,一遍遍设计程序。

当年圣诞节,外方技术人员都不在岗位,恰巧要加工一批急用零件,外方管理人员相当着急。李斌提出自己可以试一试,对方以疑惑的眼神表示“可以”。编制工艺、数控程序、准备刀具、细心调试,李斌一气呵成。外国人对加工的零件反复测试,先是满脸疑惑,继而满脸兴奋,禁不住连声说“OK!OK!”就这样李斌成为瑞士公司第一个中国工人调试员。

1991年12月15日,回国后的李斌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党的先进性,靠每名党员体现

李斌经常加班,很晚回家。一次加班到凌晨3点,坐出租车回去。一上车,司机就问他,“朋友,今天打麻将输了还是赢了?”李斌说,“打啥麻将?我在单位加班。”司机愣了半天说,加班到这么晚?

“在一些人眼里,做一个普通工人是没有出息的。但我认为,当好新时期产业工人一样能有作为、有价值,受人尊重。”李斌感慨,“党的形象是靠大家维护的,要想到自己是共产党员,要兢兢业业地工作。”

我国液压技术曾长期处于低水平,如液压泵的最高转速总在2000转以下,比世界最高水平6000转低了很多,以至于高端液压泵大部分依赖进口。

李斌不服气,他带领团队主动请缨,提出并承担了“高压轴向柱塞泵马达国产化关键技术”重点攻关项目。要知道,发达国家攻克这一难关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最终,经过200多次试验,李斌和他的同事将11个关键技术一一攻破,先后申请了19项发明专利及21项实用新型专利。这个项目在2010年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李斌成为全国少数几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的一线技术工人。

30多年的时间,李斌从技校生成长为一名大学本科生、一名高级技师,成长为数控机床调试、维修、编程等领域的专家型工人。面对一拨拨的出国热、下海潮,李斌未曾动摇过在一线工作的信念。

“我加入中国共产党,就是愿意用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李斌说,自己在生产一线岗位干了36年,的确会遇到很多事关利益的选择,“是党员,面对很多问题就会自己说服自己以集体利益为重。我的愿望很简单,就是热爱企业,做一个好工人,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件事。横着做根梁,竖着做根柱。”

“如果每一名党员都能处处挑重担,做好自己的工作,在群众当中做表率,党就能永葆先进性。”李斌坚定地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相关评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