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止付”急盼生效加强立法堵住漏洞 专家认为,网络诈骗屡禁不止与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不完善有一定关系。如电信诈骗涉案的银行账号在过去缺乏有效的紧急止付手段。由于过去银行内部缺乏法律依据,也没有配套机制,所以没有发挥有效的作用。 李睿懿说,随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行动的开展,银行在这一方面已经做出了根本性的改变和转化。银行的紧急止付机制已初步建立,并开始发挥积极效果,相信今后还将发挥更大作用。 此外,法律界人士认为,我国现有的立法及司法解释不够严密完善,给犯罪分子提供了一定的生存空间。如法律规定,对每个对象惩处需确切查证其犯罪次数或者产生的诈骗金额。但是实际办案过程中,很难查证每个犯罪嫌疑人拨打电话(发短信)的数量以及获得的非法收益。 专家建议,在现有相关司法解释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明确整个团伙犯罪次数或非法收益达到定罪标准的,对同一窝点的拨打(接听)电话、发送短信人员,以及明知他人实施电话、网络诈骗犯罪,为其提供信用卡、手机卡、通讯工具、通讯传输通道、网络技术支持、费用结算、专门取款等帮助的人员,一律以诈骗罪定罪处理。 (据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 |
相关阅读:
- [ 03-21]宁化一年轻女子利用支付宝转账 诈骗5家金店
- [ 03-20]新华调查:花样翻新的网络诈骗为何屡屡得逞?
- [ 03-20]“炒股“”银行卡透支“ 网络诈骗为何屡屡得逞
- [ 03-19]抽奖为幌骗财是真 芗城警方捣毁一路边诈骗团伙
- [ 03-19]警方破获信用卡提额诈骗 骗子电脑有几百张快递单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404 Not Found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