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专题> 党群> 崇德向善 诚信福建> 八闽“信”风> 泉州 > 正文

谎称化缘修殿送护身符 泉州街头5名“尼姑”行骗

2016-01-13 10:17:5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超   我来说两句

  “尼姑”闹市行骗如果路人签完名,收下护身符,“尼姑”便开始索取钱财。

核心提示

假扮僧人,四处找人说缘、“赠送”护身符,再索要钱财,该现象在许多城市屡见不鲜。近年来,泉州也出现过假冒僧人骗取路人钱财的情况。2005年,泉州警方联合行动,直取“假和尚窝”,抓获近30名假和尚、假尼姑。

日前,市区街头出现5名自称来自“开元寺观音殿”的“尼姑”,他们是如何行骗的?市民该如何识破她们的伎俩?连日来,记者进行了调查。

□本报记者 张晓明 文/图

现场

“尼姑”街头化缘索财

11日14时许,在中心市区泉秀街中闽百汇附近,5名身着尼姑服饰的人频繁与路人搭讪,短短10多分钟,就有2名路人将数十元现金交给她们,并在一个本子上签了字。

记者看到,这些人身着尼姑服饰,左肩挎布兜,遇见路人就搭讪。在一家手机店前,两名“尼姑”拦住一位年轻男子,并与其攀谈。“这两张免费送给你,看你与菩萨有缘。”一名“尼姑”对男子说,一张是开光的护身符,一张是菩萨像,带在身上能够得到保佑。男子接过“卡片”,并在功德簿上签名。男子签完名后正要离开时,“尼姑”一把拉住他,称签了名拿了护身符,至少要给20元的善心款。无奈之下,男子只好给钱。

  “尼姑”以赠送护身符等为由,向路人索取钱财。

直击

路人不给钱就被骂

记者观察了半小时,发现这些“尼姑”索财多数并不成功,但她们很有招数,经常缠着路人不放。其间,5名“尼姑”分散开来,各自寻找目标,遇到路人就上前搭讪,只要路人驻足她们就赠卡、签名和索财。

在中闽百汇商场门口,不少行人对“尼姑”的搭讪不予理睬,但她们并不甘心,一路小跑紧跟在后方。

一些行人在功德薄上签完名后,听到要给钱,立即把两张卡片退还给“尼姑”。她们却称,这个有菩萨的庇护,不能退。有些路人坚决不给钱,“尼姑”们脸色突变,嘴里骂骂咧咧,说出“你会遭到诅咒的”等难听话。

对话

“尼姑”竟称来自开元寺

记者站在一旁观察,也引来了“尼姑”们的轮番搭讪。她们自称来自“开元寺观音殿”,最近大殿要修缮,是出来化缘修殿,只要信众出点钱,就能留名在功德簿上,她们将为有缘人祈福。

在功德簿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了许多姓名以及善款,少的数十元,多则数百元。“开元寺有尼姑吗?”当记者提出质疑时,她们立即警惕起来。在记者拍摄暗访视频时,一名“尼姑”绕到记者身后观察。随后,她叫来同伴一番耳语,匆忙往客运中心站的方向走去。

部门

僧人不得私自外出化缘

“这些‘尼姑’自称是开元寺的,可开元寺没有尼姑,一开始,她们就闹了乌龙。”市民宗局佛教与伊斯兰教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寺庙收入已成为僧人自养的主要途径,僧人还能通过捐赠等渠道拥有一定经济基础,完全不用外出化缘。街上出现的基本都是假僧人,即使有个别持有戒牒的僧人,也是违反教义教规的。目前,民宗部门正在建立宗教教职人员基本信息网络查询系统,以利于辨认和打击假冒教职人员。

据悉,在泉州市区街上不明身份的化缘僧人,若不是违反“宗教活动只能在宗教场所开展”的规定,就是假冒宗教教职人员身份进行诈骗。遇到这种情况,市民可直接向当地宗教部门或公安部门举报。若仍有疑问,可致电市民宗局电话22272840咨询。

分析

利用公众敬畏心理行骗

对于“僧人”在街头化缘、“赠送”护身符、推销药品等现象,宗教界人士明确指出,这些都是假僧人,其行为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玷污了宗教形象。行骗者利用公众的敬畏、恐惧等心理实施诈骗、敛财。

市民宗局局长胡晓泉表示,按照汉传佛教的仪轨,和尚、尼姑是不允许在寺庙以外的地方化缘、兜售开光卡、护身符的,况且现在寺庙香火和信众供养已经较好地解决了他们的自养问题。如果遇到僧人上门化缘等情况,请不要再给他们钱物。据介绍,僧人都持有相关部门颁发的《僧尼证》等证件,查验证件可辨僧人是否真假。另外,僧人在街头巷尾推销商品、治病收钱等行为均不合乎宗教规定。

对于假僧侣泛滥的原因,情感专家张秀云表示,这些人主要是抓住人们佛教知识匮乏,利用公众的好奇、恐惧、寻找寄托的心理行骗。

不少群众表示,在街上遇到僧侣模样的人,还是敬而远之为好,“谁知道他们是真是假,如果不给钱惹他们生气了,万一被诅咒可就麻烦了。”

呼吁

希望市民勇于揭露

记者采访获悉,对于冒充僧人这一行为的定性,目前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但假僧人若从事违法行为,则应依照相关法律进行制裁。市民宗部门表示,对于假僧人街头行骗行为,公众首先不能相信,其次要勇于揭露、积极报警,让他们没有藏身之地,以杜绝这种丑恶现象。

福建华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小勇表示,冒充和尚,现在还没有法律将其规定为违法。如果冒充和尚的同时,还有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诈骗、招摇撞骗等行为,则是为法律所禁止的,严重的还会构成犯罪。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相关评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