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专题> 党群> 崇德向善 诚信福建> 诚信故事 > 正文

厦门同安陈契陈秀珍夫妇卖汤圆 14年还清60万元债务

2015-09-21 18:05:0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康金山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9月20日讯(本网记者 文洁)“那段时间真的很难熬,非常难,现在一身轻,还是继续卖汤圆,只不过现在卖汤圆是为了养老了。”日前,看到记者时,陈契如是说。

陈契、陈秀珍只是厦门同安洪塘镇苏店村一对卖汤圆的农民夫妻,却在当地家喻户晓。当地村民爱光顾夫妻俩的汤圆摊,因为他们靠谱。他们靠卖汤圆还清60万元的欠款,兑现了对40多个债主的承诺,用14年的时间“脱去”了背在肩上的债务,在一个普通的村落里扛起了一面“诚信”大旗。

从大起到大落 比面子更难放下的是“诚信”

“我的故事真的可以写一本书。”谈起自己的经历,陈契感慨道。实际上,苏店村村民早就对陈契非常熟悉,改革开放后陈契靠做生意先富了起来,成了当时村里的风云人物。“我1984年开始做猪苗生意,从浙江等地进小猪崽卖给本地人”。几年后,他又买了部大卡车。“那时候收入很不错,几千元钱在我眼里都算小钱,而当时大学毕业生月工资也才几百元。”

然而,从1987年开始,陈契连遭重创:先是汽车出事故,赔了7万多元,后来生意一直亏本,“到1990年时,虽卖掉各种资产抵债,但还是欠了60万元。”

不到10年的时间,陈契就经历了大起大落,“当时很难接受现实,直到现在都不愿再去回忆。”那时候,上门催讨的债主很多,陈契形容那是“人生的第二个岔路口”,甚至有过一死了之的念头。

“做人要讲良心,否则对债主说不过去,也会害儿孙们抬不起头。”陈契说。为了还债,陈契想到要去深圳打工,却被妻子拦下,两人选择留在盘出去的猪苗场当工人。由老板变为员工,那一刻陈契百感交集。但是陈契心里知道,最让他彻夜难眠的还是还清债务这件事。陈契把债一笔一笔记下来,并对每一个债主承诺:请给我点时间,我一定会还你。

后来一天晚上,他带着妻子,偷偷地从村里走到同安县城,“去县城不是为了逃债,就是想去看看有没有工可以做,挣点钱来还债。”陈契说,“打过好多种工,但剩不了钱来还债”。

赊来推车卖汤圆 14年不敢休息还清60万债务

转眼又10年过去了,1998年,夫妻俩开始在同安中山路夜市上卖汤圆,“当时同安没人卖这种东西,我觉得或许能赚钱”。只要有钱就会立刻去还债,家里根本没有积蓄,卖汤圆的推车还是陈契从别人手里赊来的。刚开始,一碗汤圆卖1元5角,一天能赚30元。为了增加收入,夫妻俩并没有动“偷工减料”的脑筋,而是延长出摊的时间——从下午4点开始,常常到凌晨3点才收摊……。夫妻俩觉得汤圆要卖得好,汤圆的品质是最重要的,“我们也不是一开始就是做汤圆的好手,有时候收摊回家还会琢磨怎么提高汤圆的味道。”起初夫妻俩自己做了汤圆会自己试吃,觉得不错再出摊去卖。“汤圆要是也做不好,真不知道还有什么能让我们还债。”陈契说。

慢慢地,许多人喜欢上他们的汤圆,老两口的汤圆摊生意渐入佳境,“从2000年开始,一天可以卖到200-300元钱了。”陈秀珍说。

收入比较固定后,陈契主动约请债主还钱,“我会提前一个月或一周,给他们打电话,让他们来拿钱”。为了保证营业额,老两口14年几乎从来没有休息过,“有一次,要还两万元给一个债主,他到我们的摊位看了后,说不急,你们太辛苦了,要不再借点给你们,我们非常感动……但钱还是要还,不然压在心里难受”

就这样,到2012年10月,最后一笔钱还清了,那天晚上,老两口没有喝酒庆祝,而是把账本烧掉,流了很长时间的泪,睡了14年里最轻松的一个觉,“我都做好最坏的打算,如果我们撑不到还完的那一天,剩下的债让儿女替我们还……还好不用麻烦他们了”。

老伴对婚姻的“诚信”是陈契坚持的最大动力

债还完后,老两口继续在夜市忙活着,不过比起以前,他们要快了多了,“无债一身轻嘛!”陈契坦言,这14年能让他坚持下来的最大动力是老伴对他们婚姻的“诚信”,再苦再累老伴陈秀珍始终守着当初结婚时“不离不弃”的诺言。

目前,陈契最大的心愿,是有空带老伴去旅游旅游,“这些年,她陪着我没少受累,我欠她的,可能要下辈子才能还清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相关评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