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厂房内堆满的外包装和半成品保健品

经包装后的保健品

犯罪嫌疑人指认包装好的保健品
东快讯(记者 金川 通讯员 厦公宣文/图)低价购入半成品保健药,在废旧厂房内“华丽变身”,不到两元一瓶的燕窝通过精美的包装,超20元一瓶,这些没有获得生产许可资质的食品、保健品,飞进了全国各地的小超市中。昨日,厦门警方通报称,浙江两兄弟在厦门租用一废旧厂房,购入半成品保健品,经过包装高价出售,获利近百万元,部分保健品检测出食品添加剂超标。
去年8月初,厦门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在工作中获悉,厦门一家公司冒用他人保健食品生产批号,非法生产保健食品,并销往全国各地。接案后,经侦支队组织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联合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开展侦查。
同年8月13日,专案组在湖里区一厂房内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章某富、章某钱,缴获大量西洋参含片、铁皮枫斗、人参饮品等保健品,以及包装器械、产品包装盒、销售记录和账单等。“当天到现场时,一批半成品的燕窝刚送到,十几个工人正准备进行卸货、包装。”办案民警杨银峰介绍。
据办案民警介绍,租用的厂房在400平方米左右,里面堆满了各种包装盒,杂乱无章,环境也十分脏乱差,“估计都有老鼠到处跑”。
经查,主要犯罪嫌疑人是两兄弟,都曾在保健品公司工作。章某富于2009年2月、2011年10月、2012年1月于分别注册成立了厦门仁康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厦门鑫富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仁康药业(厦门)有限公司,伙同犯罪嫌疑人章某钱从事生产、销售食品和保健品的贸易。
在未取得食品、保健品的生产许可资质的情况下,冒用他人的批文批号,通过采购未经贴牌、包装的食品和保健品的半成品,委托他人制作、印刷“仁康”“仁人康”等品牌的贴牌标志、外包装,聘请工人在其租住的厂房、仓库内将半成品加工为成品,保健品种类达近10种,销至全国各地,有的成本不到2元,售价却超过20元,6年来牟取非法利益达近百万元。
据检测,收缴的保健品中,部分添加剂超标。目前,两名犯罪嫌疑人已被移送起诉,警方正对另一名在逃人员展开全力追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