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专题> 党群> 崇德向善 诚信福建> 诚信故事 > 正文

1座生态农场回报3碗救命饭

2015-08-24 08:33:30 邱盛林 陈松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康金山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建农场回报第二故乡

蒋震华极具西北汉子的性格,总是说干就干。合同一签,他把家里工程队的事一交代,就在基洋山搭建了两层板房安心住下。

他先投资6万元,重修了下山3公里的公路,接着,雇请黄家庄村民一起帮忙挖鱼塘、垒塘坝、建鸡舍,在鱼塘边种植香榧、桂花、桃树、杨柳等树种,他想把荒芜的“大手掌”建成鱼儿欢跃、绿树成行的高山聚宝盆。为此,蒋震华先后投了200万元,在基洋山建起了宝盆生态农场。

农场初具规模后,蒋震华还把远在安徽的襟兄赵连阔请来代管,聘了4位无法外出打工的黄家庄村民作为员工。临走时,他还特意交代员工:除了养鱼、养鸡等本职工作外,还要负责看好周围的山林:不许有人上山打猎,不许有人上山砍树,不许有人在山上用火。“林子虽是林场的,但生态是一方百姓共有的。”蒋震华说,“如果没能做到这一点,光想着养鱼挣钱,我就不来黄家庄了。”

愿望很美好,现实却无情。2012年初夏,一场特大山洪,暴涨的洪水漫过塘坝,把塘里的各类鱼儿冲走了一大半,甲鱼也满山乱爬。2013年初秋,连续高温,鱼儿受不了,死了一大片。这下,蒋震华才意识到:“养鱼不是有水就行,学问深着呢!”于是,他请来县农业局的水产技术员前来支招,照着技术员的建议,在鱼塘两旁开了排洪沟,在鱼塘内安装增氧设备,照着现代渔业标准进行转型升级,不久,县农业局把这里列为“全国基层水产技术推广补助项目科技示范户”予以重点扶持。

转眼4年过去了,当前种下的小苗苗已经长得比人还高,原来的光头山又披上厚厚的绿装,山羊、野猪、狐狸等野兽又回来了,成天还有白鹭悠闲地飞来飞去。令他开心的事还有,那就是黄家庄村民因为帮忙看管农场,收入也因此大大增加。

当然,仅就农场的投入与产出来说,蒋震华个人亏大了。前些年几乎没收入,去年才卖了5万多元的鱼、鸡和蛋,收了1万多元的垂钓费。粗粗一算,3年多时间里,他亏了近100万元。但蒋震华不以为然,他说:“钱是身外之物,能赚就赚点,不能赚就求个心安。如果一切顺利,我还想在黄家庄建座养老院,让全村的老人都能老有所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相关评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