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
“今天又成交了20单,好开森啊?”漳州不少网友的朋友圈里经常有“微商”刷屏“晒单”,并还配有对话、成交金额等截图,让不少人因此而心动购买。近日,一则与此有关的消息却让网友大跌眼镜:“原来朋友圈那些晒成交、晒对话、晒记录是用软件弄出来的。”在这则信息中网友揭秘称,利用这种软件可制造买家向卖家付款、产品好评如潮等截图。 一时间,“微商”晒成交成为网友争论的焦点。
生意“火爆” 背后藏陷阱
家住在香榭花都的全职妈妈黄慧前阵子开了家微店,可是一两个月过去了,居然没有一个人成交。“会开微店进这系列面膜,是因为我在朋友圈里看到大学同学晒这面膜卖得很火,几乎每天都有上千的成交记录,同样是做生意,怎么我的生意就那么差呢?”黄慧说。她告诉记者,自己生了小孩后就辞职了,开微店也是深思熟虑的,自己也对比了很多产品,后来看到朋友圈一个大学同学微店生意很火爆,每天都有成交记录,还有不少人是回头客,且“点赞”人数非常多。加上自己对这个面膜也略有耳闻,就跟她联系上开了微店,但是自己开店后却一单都没有成交。
正当她百思不得其解时,前日朋友圈一条信息为黄慧解开了“谜团”,该信息曝光了“微信对话生成器”等软件可编辑虚假对话及支付截图。黄慧第一时间反应是自己“中招”了,她立即向那位同学核对,同学说自己确实是利用网上的软件伪造了与客户的对话,也夸大了成交金额,但这些都是为了让她的产品更好卖,做生意不就要采取些手段吗?黄慧一时间竟难以对答,只怪自己太轻易相信人。“虽然同学也让我这样推销看看,但是我坚决拒绝了,在朋友圈里大家都是熟悉的人,这样做不等于忽悠朋友吗?虽然面膜没有卖出去,但是我还是希望通过产品去打动人,而不是那些虚假的宣传。”
软件轻易制造出生意“兴旺”
昨日上午,记者通过网络搜索了“微信对话生成器”和“支付宝页面生成器”等关键词,页面立马跳出上万个网址,几乎全是相关生成软件的下载地址。这些软件除了可以为店家刷“信誉”外,还可以为卖家作弊。利用这种软件,卖家可伪造微信聊天记录,还可以显示文字、表情、微信收款信息。
记者通过一个“微信对话生成器”网页界面,设定好卖家与买家,很轻松就可通过添加对话等方式进行“自言自语”的交流,除此之外,还可人为设置双方的头像,当点击生成微信聊天记录截图按钮时,就可显示和下载对话截图,方便快捷。如果需要的话,一些更“专业”的“对话生成器”或“支付宝页面生成器”,还可以制作出任意两人的对话与转账信息,其中对话内容、时间、转账人支付宝头像、姓名、付款金额,甚至手机时间、手机电量等信息,都可进入可调节模式。
记者发现,一些软件在安装前还会有“使用本软件请勿用于非法用途,用户因使用本软件造成纠纷与本软件无关,请用户遵纪守法”的“公告”告知软件可能会带来的风险,但是效用并不大,记者在一热门软件下载页面看到,下载记录竟高达60多万次。
专家:
微商利用作弊软件
虚假宣传构成欺诈
昨日,从实体店延伸到微店的漳州网友“小泽”告诉记者,这种“对话生成器”也让他们很头疼,因为自己平时也喜欢晒一些成交量,但却是真实的。“产品还是要靠质量取胜,靠虚假宣传得的效益是暂时的,肯定走不远。”他坦言,微店才刚刚起步,就被这些不良微商钻空子欺骗消费者,会让他们这些微商的路更难走,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管理。
针对利用软件造假行为是否涉及违法问题,从事律师职业的邹燕表示,这要取决于软件的制作者是否存在不良动机。“如果开发者开发软件的目的是有意识在配合犯罪分子,那就可能存在违法问题。但如果不存在不良动机,只是娱乐而已,那就很难定论。”
而对于微商利用软件制作虚假宣传广告的问题,邹燕表示,这个已经对消费者构成欺诈,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规定,如果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提供商品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消费者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支付宝以及微信方面反映,还可向工商等主管部门进行举报。
业内人士指出,利用软件制作虚假宣传广告虽已经构成对消费者的欺诈,但却很难取证。因此,提醒在网络交易的过程中,不管是买家、卖家,都要仔细甄别,避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记者 陈晓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