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3月14日报道 (通讯员 魏媛媛 丁波) 葛永峰是永安车辆段检修车间探伤组的工长,个子不高,其貌不扬,但在该段却颇具知名度。工友们说起他,都会竖起大拇指。领导对他的评价是:“小葛不错!” “我们工长可是‘神探’呀,车辆配件探伤的水平也是一流的!”探伤工杨治学说,他们班组不仅是路局“工人先锋号”,而且连续多年被评为“路局优秀自控型班组”、“路局先进班组”、“标准化班组”,“老葛就是我们班组的领头羊”。 参加工作20余年,葛永峰凭借一双火眼金睛的慧眼,在配件探伤中也发现多次重点故障。他在对入段厂修车的摇枕侧架探伤检查中,多次发现摇枕侧架A、B区裂纹,其中在A区最长裂纹达130mm;在钩尾框探伤中发现17号钩尾框存在裂纹达110mm。他的这些骄人战绩,经常被工友提起。 为了提升班组整体探伤水平,葛永锋将多年积累的探伤经验,总结提炼成了一套探伤口诀,并传授给工友,指导大家严格落实标准化作业规范。利用他的作业口诀,班组职工多次发现轮对、配件等裂纹故障。2009年,陆景发发现轮对卸荷槽裂纹得到铁道部通报表扬;2014年,杨治学发现轮对卸荷槽一个断面裂纹达到3条,段奖励2000元;确保了配件的质量稳定,同时也确保了行车安全。 2014年以来,探伤班组面临严重缺员,两名女工请产假,一名抽调厂修组开天车,再加上全年厂修和K2改造任务加重。对于一个只有16人的班组,一下子少了3个人。为了克服缺员难题,葛永锋一方面优化了班组岗位结构,动员班组骨干联劳协作;另一方面自已主动顶岗、兼岗,特别是在人少的情况下还要安排转岗人员外培取证,自己有时还要兼两个岗位,从上班忙到下班,班组有人就问:“我们班组人少,活又这么多,得向车间要几个人来帮忙才行呀!” “车间去年没有高职生的补充,再加上人员退休自然减员,车间人员更紧张呀。”面对大家的不理解,他解释道:“我们这点活算什么!一线班组他们的活才多呢!再说多干点活出点汗,就当减肥了。”听葛永锋这么一说,工友们也考虑到了车间的实际困难,都表示理解和支持:“工长说得也在理,咱们探伤组人少,别的班组人也多不到那里去,工长他也不好干,大家要相互理解,小葛你也就放宽心,大家都会支持你的。” “班组人心齐,工作就好干。”葛永峰说,这就是他的管理思路。自2008年起担任工长以来,他带领大家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圆满地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多次被永安车辆段评为“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和“安全生产光荣之家”。 |
相关阅读: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