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以来,全国共发送旅客11.5亿人次。从农历正月初五(23日)起,全国铁路、公路进入返程客流高峰。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850万人次,公路发送旅客5700多万人次。为应对返程客流高峰,全国铁路采取了加开临客、售票取票提示、开行夜间高铁等多种措施。(2月23日 新华网) 春运工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旅客对运输部门的“满意不满意”。以铁路为例,近年来,在运营条件的改善方面,铁路确实在朝着把“功课做足、做强”的目标努力,随着铁路建设加快推进,路网规模不断扩大,机车车辆装备不断改善,特别是高铁逐步成网,铁路运输能力明显提高,运输紧张状况明显得到缓解,类似这些情况在新闻媒体刊登不少。 同样,针对应对返程客流高峰,为确保旅客真正“走得了、走得好”,铁路部门采取了加开临客、开行夜间高铁、售票取票提示等措施。无需置疑,铁路想方设法为旅客出行方便的用心良苦确实值得称赞表扬。然而,在笔者看来,旅客的关注与需求的内容包罗万象,尤其是在应对返程客流高峰的紧要时期,既要“报喜”也要“报忧”。 比如,在实行应对措施过程中,把加开临客、开行夜间高铁应注意事项告诉旅客,对未来天气、未来售票取票信息进行温馨提示,将返程客流紧张运输区域提前告之等等,切实把旅客真正担忧和顾虑的地方向旅客讲清楚、说明白,这样既使旅客从忧心、疑虑中收获安心、放心,又让铁路从热心、诚信中收获满意、理解。如此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
相关阅读: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404 Not Found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