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父子兵”:服务春运十余载 (2015-2-12 中国网) 一对“60后”“80后”的父子组合,他们在一线岗位服务春运十余载。为父亲的孙黎,1963年出生,1982年儿子孙腾子承父业。而作为春运工作中一线的工人,他们很难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碰面,就连过年也很难在一起过。 作为铁路工作人员的他们,默默地为春运服务了十余载,他们也是铁路发展的见证者。以前那个又慢又拥挤的火车变成了如今快速火车,有些回家的列车也变成了高铁。但是,作为春运工作者的他们,不变得依然是奋斗在一线,为那些回家的旅客们,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有不少人抱怨过火车晚点,服务态度不够好。但是,谁又敢说,铁路的服务不是越来越好了吗?笔者还记得,为了去大学读书,笔者曾经整晚坐在火车上的硬座上,因为寒冷而被冻得直哆嗦,是一名列车员大姐将自己厚重的军大衣送给了我,才让我那晚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也因为如此,才对铁路工作人员有着别样的亲切感。 一个家里的两个男主人全部都在春运的一线奋斗,想必这个家里的年味缺少了些许热闹。但是,不也正因为那广大的铁路工人,用自己的大爱,才保证了这世界上唯独只有中国才有的“人口大迁移”任务的圆满完成吗?对于很多人来说,春节能够回家和家人团聚是最大的幸福,但我们挂在脸上的微笑不也是那奋斗在各个岗位上铁路人的幸福吗?没错,铁路还有许多的不足,但是,每当春运回家的时候,我们依然会首选铁路。不仅仅因为他们的服务好了,车速快了,而是因为它拥有着别样的亲切感。因为它始终十年如一日的在那个地方等待着我们,等待着将我们送回家,仿佛就像一个亲人一切,十年如一日都不曾改变的为我们大家服务。 “铁路父子兵”不也就体现了广大铁路人为大家服务的精神吗?也正是他们的付出,让我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温暖回家路。 |
相关阅读: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404 Not Found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