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专题> 党群> 崇德向善 诚信福建> 诚信故事 > 正文

温暖宁德的“诚信之光”

2014-12-24 16:24:0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康金山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12月24日报道(本网记者 邱丽娟 陈虹虹 李霖)

诚信药店、诚信考场、诚信企业……如今打上“诚信”标签的事物随处可见,细心的市民不难发现,诚实守信已经变得更加实惠和重要。

守信“标兵”的AA级企业,在宁德出入境检验检疫等方面,可以享受优先办理、简化程序、“绿色通道”和重点支持等实质性的激励政策,而失信者则处处受限。

早在2002年,宁德市就成立全省第一个诚信促进会;2003年,宁德市在福建省率先开展“‘以德治市’,建设‘诚信宁德’”活动。

近年来,宁德更是大刀阔斧地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同时,逐步建立健全囊括政务、商务、社会和司法等方面的社会信用法规体系、构建覆盖全市的征信系统,使得“重操守、讲诚信”犹如一股暖流注入每个宁德人的心田,号召全社会在触动之余为打造“信用宁德”共同努力。

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开一间大家信得过的“放心店”,抑或是在大山深处仍旧坚守司法审判上的公平正义,都是当代宁德人对诚实守信的有力践行。

宁德教师张荣:诚信做人 16年替妻还债50万元

张荣,宁德市民族中学一名退休教师。他用16年时间走完了替亡妻还债50余万元的漫漫长路,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作信守承诺。

十六年前,妻子江影突然病倒,债主纷纷上门讨债,张老师这才知道,妻子瞒着自己向亲戚、同事、朋友总共借了四十多万,给一个很有“能力”的姐妹做生意。谁料,人走茶凉,很有“能力”的姐妹翻脸不认人,以“人死债烂”为借口,一走了之,如山的债务沉甸甸地压在了他一人的肩上。

在还债的初期,家里电视、钢琴、电脑、录像机等都被债主们搬走了,“当时小孩才十几岁,我只是告诉他,家里的东西只是暂时借给别人了。”张老师说道。

为了不影响妻子养病,张老师跟债主承诺每年还一点点。但是,还是不免遭到债主的跟踪、数落,甚至还被泼水,四十好几的他倍感委屈,也只能将苦水往肚子里吞。

2007年,对于张家来说是一个甜蜜的转折点,张老师喜结良缘,有了一位善解人意的妻子,还被福安的一所私立中学请去当校长,儿子也开始应征工作,一家三口共同还债比之前的单打独斗要轻松多了。基本每个债主的钱每年都可以定量还清一笔。

2013年5月8日,张荣将最后的一笔欠款2000元交到陈阿姨手上,这一刻,他感到无比轻松、舒适,人很快乐。

想起当年还债的勇气,张老师感觉很庆幸,“如果我采纳了‘债务与你无关,可以不管’的建议,拒绝承担,或不信守诺言,想必,不仅欠了一屁股的债,而且身败名裂,怎么会有人请我去当校长什么的。”

如今,债已经还清,张荣仍在诚信的路上继续行走。他把还债拿回的几十张《借条》留下来,作为教育孩子诚实守信,认真做人的教材;把过去做过的好事记录下来,编成一本书,取名为《名师翰墨》,把“真、善、美”留给子孙后代,希望他们承前辈之德,做诚信的人。

寿宁企业三祥:诚信让我们开拓了国际市场

创业20载,一个寿宁山区小企业走向了世界大舞台。如今,路上跑的汽车,平均每三辆就有一辆用到‘三祥’的产品。这位不断创造奇迹的人,就是三祥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夏鹏,多年来他始终笃守一个信念:诚信经营。

夏鹏回忆企业创办之初,曾与日本日下稀有金属制品研究所签约10吨方型高铝硅铁合金产品合同。而实际上,铝、硅、铁的熔点、比重不一样,需要不同的机械设备,根据他们当时的条件,根本无法生产此产品。“为了恪守信誉,我们全体员工同心拼搏、合力攻坚,投入30多万元的实验经费,终于获得了巨大成功。”他说道。

据三祥新材市场二部部长林少云介绍,目前,公司的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加拿大、巴西、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尼、台湾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市场部的负责人,经常直接面对客户,在多年的业务往来中,林少云深切体会到“诚信”的重要性。

2009年受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市场经济低迷。当时中国很多企业由于锆砂价格下降倒挂不履行合同,导致整船锆砂停运中国。

林少云清楚地记得,当时公司为了履行与澳洲爱绿卡公司签订的合同,单独从日本转集装箱购买1000吨,将近损失了260万元。也正因为那次的诚信合作,2011年在全球锆砂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爱绿卡公司优先满足按计划价格供应三祥新材,让公司取得了诚信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古田法官兰惠琴:以廉取信 息纷争解民忧

“我一生中可能会审理几千件案子,但许多当事人可能一辈子就进一次法院,让每一个走进这里的人受到公正对待,让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就能使他们增加一份对法律的信仰、对社会的信心。”兰惠琴在法官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五年,只为让当事人“感受到公正”。

1989年,在大学本科生十分稀缺的年代,从中南民族学院法律系毕业的兰惠琴毅然放弃留在大城市的机会,回到了大山深处的家乡,成了古田县人民法院的一名基层法官。

在古田这个小县城,兰惠琴在她审过的案件中,不少当事人是她的同学、亲戚和朋友,抬头不见低头见,难免会遇到情与法的纠结。但她一次次回绝了当事人的吃请,推辞了当事人送来的礼品。

2013年6月,兰惠琴工作室成立。工作室不断创新司法为民、便民形式,切实做到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为民服务。工作室以“一室三队”为原则,成立一支法律宣讲服务队,定期到学校、乡村、社区等为有需要的人讲解法律知识;一支调解志愿服务队,将矛盾化解关口前移,调解工作程序前置;一支巡回审判服务队,一支为困难群众提供上门立案、审判、执行的便民服务队。

在古田,经常有当事人要求将案件分配给兰惠琴审理,在当事人心中,兰惠琴是一个让当事人信得过的公正品牌。

除了坐堂断案,兰惠琴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下乡办案、下乡送法上。翻山越岭、走村串户,把法庭开到田间地头、乡村院坝。她告诉记者,只有带着真诚走近当事人,才能让心靠得更近,只有用一颗真心,从一个普通人的视角观察当事人的诉求,才能让老百姓感受到司法的关怀。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相关评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