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专题> 党群> 崇德向善 诚信福建> 诚信热评 > 正文

人民论坛:诚信是金

2014-09-05 11:23:27 柳千岸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康金山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对社会而言,诚信是公序良俗。“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诚信是社会关系的无形纽带,没有诚信这个“结”,社会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散落一地。近年来,社会上各类失信现象屡屡发生,加重了人们的戒备心理,买东西怕挨宰、捐钱怕被侵吞,与陌生人交往怕上当,就连面对老人摔倒也害怕被“讹”而不敢扶。诚信是社会和谐和睦的基本前提,是社会顺畅运行的润滑剂。现在,我国市场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正在从传统的“熟人社会”向现代“陌生人社会”转变,经济社会交往常常在陌生地、陌生人之间进行,对社会诚信的要求更高、标准更高。增强社会诚信、促进社会互信,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方面。

对国家而言,诚信是重要的软实力。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国家的诚信形象、国民的诚信品格,是重要的软实力。当前,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我们在国际上说话分量越来越重,除了综合国力蒸蒸日上,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重情义、讲诚信。国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相待;事不分亲疏,一律以理服人。中国作出的承诺、答应的援助,一向说话算话,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现在,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更加密切。加强诚信建设、打造诚信中国,对于深化国际贸易和交往、树立国际品牌和声誉,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加强诚信建设关键在于制度化。诚信精神的树立、诚信风尚的培育,离不开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但仅靠道德教化、叩问良心是远远不够的。加强诚信建设,必须用制度保驾护航,把道德伦理的柔性规范与制度法律的刚性约束紧密结合起来,实现诚信建设制度化常态化发展。今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公布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效果立竿见影。那些“老赖”不仅曝了光、丢了脸,还坐不了飞机、贷不了款,半年之内就有万名“老赖”主动还钱,这就是制度的威力。制度是全方位、多层面的,基础是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关键是完善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前不久,国务院颁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中央文明委出台《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贯彻落实好有关要求,大力推进诚信制度化建设,构建起不愿失信、不能失信、不敢失信的体制机制,建设诚信社会、诚信国家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相关评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