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尤溪重塑“朱子文化城”
2014-08-12 17:37:18 来源:百花文艺网 责任编辑:蔡丽洁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朱子故里”与“闽中新城”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位乳名“沈郎”的少年正在读书,抬头望着眼前的一方池塘,让他若有所悟、印象深刻。闽中多山,层峦叠嶂,却挡不住少年求知探索的目光。中国文化历来讲究“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为探“源头活水”,沈郎终于离家,踏上了游学传道的恢弘之旅。临别之际,他的目光回望静谧的庭院,清澈的池塘,最后久久凝望书房北侧的两颗小树,那是父亲带着他亲手栽下的樟树······ 多年之后,沈郎长大成人,乾道二年(1166年)重返故地,见到半亩方塘,触景生情,赋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观书有感》。 这位少年就是日后被康熙皇帝誉为“集大成而续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的朱熹,尊称为朱子。老夫子名号颇多,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州病叟等等,但夫子的乳名只有一个,那就是“沈郎”。 880多年过去了,少年当年种下的小树,如今不仅高大健硕,而且还有闻名海内外的名字:“沈郎樟”。几百年来,云卷云舒,任凭风雨在树的年轮上刻下岁月的沧桑,它们还在静候守望远行的主人······两颗古树枝干参天,高约30米,树围分别为10.8米和7.8米。有清代诗人题诗赞道:“毓秀钟灵紫气来,香樟儒圣亲手栽。身价能留千古树,底须可作栋梁材。” |
相关阅读: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404 Not Found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