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专题 > 正文

赣州客家走古事风俗 将小孩装扮成古代官员

2014-04-29 18:14   来源: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王琼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最为出名的是当地的客家风俗--走古事。走古事是一种传统的客家风俗,就是将小孩装扮成古代的官员,然后站在一个木栏上,北村人们抬着游行的一个客家仪式,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早上进行,整个游行过程需要3个小时左右。

走古事风俗

按照客家宗族观念,每一房要出一个这样的木栏,称为“大宗”,在游行开始后,每房要力争跑在最前面,谁先到目的地就获得胜利,意味着这个房的人会在以后的一年中更有福气。

古事风俗

其中,整个过程最激动的是要经过一段小河,游行队伍在河里向前冲,很有动感。而且,按照习俗,人们可以将靠近河的观众抛下小河,就算全身弄湿,也是吉祥幸福的象征。

走古事风俗

走古事先在大坪举行。正月十五上午10时,以天官领路,六棚古事跟随,一路鸣铳,来到罗坊的屋背山坪,在数以万计的乡民和游客的围观中,个个精神振奋,"嗬!嗬!"呼喊,开始竞赛奔走。

走古事风俗

正月十五日上午,到正午一时许,“古事”列队从“云龙桥”下河床,鼓乐队先互泼水透湿,然后响三统,“古事”棚蜂拥下水,逆水而走,竞争激烈。

走古事风俗

除天官一棚不能超越外,后棚若能超过前棚,则视为吉利,于是抬夫拼力而为,不顾天寒水深、河石苔滑,跌倒了再爬起,情绪异常高昂,为走“古事”之高潮,抵终点河边方允遏止,一年一度的“走古事”到此告终。

走古事风俗

走古事”,着重于“走”。他们把菩萨轿、彩旗、宝伞置于中间,“古事”列队抬在外围,奔走在约400米的椭园形的跑道上,每跑两圈,休息十分钟,养精蓄锐。

走古事风俗

鸣一响统为号,又开始下次竞走,如此重复四次。第五次改跑为游,走“剪刀叉”,第一圈顺走,第二圈逆行,此次不限圈数,直走到抬夫精疲力尽,让领先的天官棚“古事”同第二棚“古事”脱节,方可鸣数统统走出屋背山坪,进入村中街道,第一次“走古事”才告结束。

走古事风俗

“走古事”,出七棚(棚者,为扮演古事的一个轿台),挑选体壮胆大的十岁男童两人,按戏曲装扮,化妆脸谱,身着戏袍,一名扮领先的天宫主角,一名扮护官的武将。

走古事风俗

而后每棚依次扮李世民、薛仁贵;刘邦、樊哙;杨六郎、杨宗保;高贞、梅文仲;刘备、孔明;周喻、甘霖。天官直立在一条铁轩上,腰身用铁圈固定,武将坐立在轿台上,成两个层次。轿台由木柱镶成的方形框架,四周饰以精美的画屏、两根轿杆,每棚约400余斤,须用22人抬。竞走时三班轮换,共需66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相关评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